•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

    环球聚焦: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打一动物

    元宇宙网来源:2023-04-28 16:54:34

    有关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打一动物这方面的知识,估计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打一动物的相关内容。

    1、意思: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资料图】

    2、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配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3、拓展资料:原文:《自遣》唐 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4、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2、赏析: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

    6、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

    7、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8、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

    9、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

    10、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

    11、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

    12、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

    13、情而有“态”,便形象化。

    14、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

    15、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特是趁韵而已。

    16、同样,不说得过且过而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呼之欲出。

    17、3、诗人介绍: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18、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19、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20、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今日热文:北京中建国贤府|五一宋韵美学游园会 与你风雅相邀